教你夏季如何调理脾虚、湿气重-胃专家赵小青-2020.07.01发表时间:2020-07-01 18:23 天大馆脾胃专家赵小青教你夏季如何调理脾虚、湿气重近期南方天气雨水众多,天气极度潮湿。不仅是南方,北京、上海也有“雨”,全国多地都在下雨,潮湿侵袭全国人的身体。
居住在这样的潮湿环境下,人的身体也容易内生湿气,身体将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周身不舒服。夏季脾虚、湿气重中医如何调理?脾胃病专家赵小青博士给你支支招!
利湿之时要注意兼顾正气,所以一般会选择温补肾阳、补气行气和健脾养胃之品。
有患者最近时不时就会腹痛、腹泻,尤其只要精神紧张就腹痛,上完厕所症状就缓解了,经检查该患者并没有器质性病变,经赵小青副主任医师诊断,这是肝郁脾虚引起的症状,中医根据辨证,予疏肝健脾中药调理,并注意情绪调节,其症状很快就缓解了。
中医讲,脾是后天之本,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际上,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虚情况,多由不良生活方式所致,比如压力过大、思虑过度、饮食不节(烟酒不节制,过多生冷肥腻食品、饮料等)、玩乐熬夜、过度疲劳等。
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一方面,如果外界的湿气过重,比如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尤其下雨、回南天、空调过凉的时候,湿气过重就会超过脾的运化功能,长时间如此就会引起脾虚,这时候治疗及调理应该以祛湿为主,兼以健脾,同时要尽量避免久处湿气过盛的地方,不宜长时间闷在空调房里。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脾虚的话,即使湿气不重,也会因脾运化水湿功能不足,而不能及时将湿气排出体外,这时候治疗及调理要以健脾为主,祛湿为辅。赵小青副主任医师提醒,当感觉有身重、便溏、甚至出现水肿的时候,不要随便买保健品吃,最好让中医辨证论治,方能起效,并避免延误治疗,加重病情。轻度脾虚患者,积极调理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习惯,是可能自行恢复的,但若脾虚持续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甚至出现反复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腹泻,疲倦,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时,应及时就诊,以免迁延日久,难以恢复。
预防脾虚,推荐两款健脾祛湿食疗方↓ 1、山药苡米芡实粥
2、鲈鱼健脾汤
赵小青,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消化专业博士毕业,从事临床以及消化内镜工作十余年,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黄贤樟、刘友章、罗云坚教授,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等功能性胃肠疾病;肝胆疾病以及其它疑难杂病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善于运用中医药保健养生。关联疾病:脾胃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道疾病,肝胆疾病,胃肠调理,心理疏导,亚健康调理,妇科儿科调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