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教你辨识防治帕金森-朱景智医师-2020.07.01

发表时间:2020-07-01 18:25

朱景智大夫教你辨识防治帕金森

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痹,是继阿尔兹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症状表现:第一是震颤,特别是在静止的时候发生震颤;第二是肌肉僵硬、关节强直、运动不和谐;第三是平衡运动步态失调,具体表现为冻结样步态、醉酒样步态(起步难,起步后往前冲,止步难)。另外,还表现为“面具脸”(因面部肌肉僵硬而面无表情)、嗅觉减退等。


北京时间2019年7月18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肠道感染可以在缺乏与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的小鼠模型中,导致类似帕金森病(PD)的病理学。

帕金森病不仅是一种脑部病变,它与肠道存在联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通过实验证明,帕金森病源于肠道,杀伤神经的蛋白会从肠道传到大脑

帕金森病属中医学颤病”范畴,帕金森病之名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最早记载的是“颤振”。《证治准绳》云:“颤者摇也,振者动也。”《内经》中称为“瘈疭”,是抽筋的意思。《张氏医通》中对上述病证进行了鉴别:颤振与瘈疭相类,但瘈疭是手足牵引,或伸或屈;而颤振战栗,动而不屈伸是也。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说“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

中医学认为,帕金森病在疾病发生和演化的过程中主要累及肾、肝、脑。肝肾阴虚是本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内风、痰、瘀、火的根源所在。临证时应以中医病机为切入点,重在辨证,发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 对症用药。临床多用养血柔肝,舒筋止颤;清热化痰,息风定颤;活血化瘀,柔肝通络;滋补肝肾,育阴熄风诸法治疗。

· 帕金森辨证分型 ·

帕金森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筋失濡养证

  特点:表情呆板,以肢体拘痉,活动笨拙为主,上肢协调不能,步态拖拉,言语呆板,腰酸腿笨,大便秘结,舌偏嫩,舌苔少,脉弦细或细。

  主要进行滋养肝肾,濡养筋脉。

2、阴虚风动证

  特点:表情呆板,以肢体震颤为主,上肢协调不能,步态拖拉,言语呆板,腰酸腿笨,大便秘结,舌偏嫩,舌苔少,脉弦细或弦。

  主要进行滋养肝肾,熄风止颤。

3、阴阳两虚证

  特点:表情呆板,肢体或头颤日久,项背僵直,肢体拘痉,体倦肢冷,或腰酸腿痛,舌质淡红或淡暗,舌苔薄白,脉沉细。

     主要进行滋阴助阳,熄风止颤。

帕金森病出现已有较长历史,其起病隐匿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也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且伴随症状波动需要适时调整,因此早期就医、定期复查、不适随诊就显得尤为重要。天大馆朱景智大夫提醒大家,帕金森病治疗常见的误区您可千万别踩了!

· 帕金森误区 ·

新确诊的患者,一经诊断立即足量多种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治疗药物也是逐渐调整剂量,千万不能快速大量加药,否则药物副作用大,且容易过早产生运动并发症等。

症状改善就停药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需要终生服药,症状改善只代表病情控制,莫以为疾病治愈,擅自减量或停药可能导致症状恶化或严重副作用,且会影响后续治疗的疗效

一经诊断就寄希望于手术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病人都可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且手术存在较大风险,一般只能明显改善运动症状,不同的手术方式、部位具有不同的效果及风险,术后患者仍需药物维持治疗,仅是药物的剂量可能减少。

盲目相信保健品、偏方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仍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际上尚没有治愈的方法。患者千万不要被一些小广告误导,冒然服用偏方、保健品,既耽误了病情,又浪费金钱。

中医根据帕金森病的特点,采用中医整体辨证施治,全面调整脏腑功能及阴阳气血,这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包括:中医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中医推拿和功能锻炼。

中医针灸和推拿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配合运动疗法,对早、中期的帕金森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据有关报道统计,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80%左右

有帕金森患者来天大馆找朱景智大夫看诊并进行针灸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朱景智,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广东省针灸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擅长脉诊诊病,运用针灸、经方、手法、蜂疗、雷火龙灸、膏方等传统疗法,配合现代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治疾病,善于调理免疫力低下、过敏性疾病、慢性鼻炎、慢性咳嗽、中风后遗症、面瘫、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月经不调、痛经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