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腫瘤科臨症體會-袁国泰-2020.07.06发表时间:2020-07-06 11:31 中醫腫瘤科臨症體會(一) 腫瘤的診斷 中醫診斷及治療各種疾病,都是以它具有特色的"四診”(即望、聞、問、切)收集資料,經綜合分析,作出診斷,再歸納以”八綱"(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辨證、去辨別病症狀況;以此為基礎去擬定治療方案,治療方法與及開方用藥。在治療腫瘤時亦離不開這網領,但在確定腫瘤的屬性,定位及監察病情的進退就得依靠現代醫學的一糸列病理檢查,血液檢驗,放射影象學等的手段。”四診”亦當然貝有它的優越處,它可啟示當前病情的變化,提供即時的資料給醫師一個強而有力的臨床指導去,靈活調整用藥。 就”四診”中,我較著重問診透過問診不;單得知病情發生經過,亦知悉用藥後的效果。要知道,腫瘤初起時往往無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其他不適的症狀混淆,因而被誤診丶誤治丶而錯失及時治療機會。通過”問診”可得知患者不適的發展經過,患病多久等;亦可知悉到其不適的自覺症狀,例如疼痛的部位丶疼痛的程度去辨別病情的虛實。疼痛急劇者多為實證,氧血不暢;隱痛多為虛證,臟腑失養。又如痛在胸背,可能初患,肺癌;痛在骨骼,”可能初患"多發性骨髓瘤"或已"骨持移"。如消化道腫瘤可以出現一般消化道症狀而食欲不振;大腸腫瘤,可是大便性質的變或大便出血等。醫者如單單聽患者訴說疼痛,而去作出相應的"痛症"手段治療的話,如經過一段時間得不到預期效果的話,應當倍加注意,並應該考慮加上現代診斷手段去詳細檢查,找出病源。 “切診”亦是我比較重視的一環節。在中醫學說裡,所有病症都會與五臟六腑相關連而反影在脉博的形態中,但是把脈不能夠以微觀定位,定性。”切診”除了叩脈乏外,亦包括了”手摩”的觸診。如在臨床檢查時觸及胞塊,便要注意其形態,硬度等的變化。如表面不平滑、邊緣不清楚、堅硬丶固定不消散,胞塊與周邊組織粘連多屢惡侯便需多加注意,在胞塊出現部位而言,多與內在生理位置有相關連;如右脅下可觸及肝臟而肝臟質硬,表面不平多是肝癌;乳房癌變,可捫及局部腫塊如上述形態,或扣及腋下淋巴結節;中脘部按之堅硬而疼痛可見于胃癌;下腹腫块多見于膀胱,子宮腫瘤;右下腹腫塊多見于回盲部或右側卵巢腫瘤;而在下腹腫塊則多見于乙狀結陽或左側卵巢腫瘤。腫塊處按之疼痛加劇或拒按多為實證或氣血失暢,反之按之得舒則多為虛證等等。 |